1.化学性质:具有仲胺的性质,碱性介于哌啶与哌嗪之间(pKa 8.36,25℃)。与脂肪酸、酸酐、酰氯反应,生成酰胺。与烷基化试剂如氯代烷、硫酸二烷基酯、甲酸与醛的混合物等反应,生成N-烷基取代物。与酮反应生成烯胺。与氯或次氯酸钠反应生成N-氯代吗啉。在干燥的乙醚中与二氧化碳作用,得到氨基甲酸衍生物。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发生氧化作用。 2.蒸气刺激皮肤及眼黏膜,引起呼吸困难,具有全身毒性作用,可引起肝、肾变性及坏死性病变。人体在43mg/L浓度下,作用1min,对鼻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,作用1.5min,出现咳嗽。在倾倒未稀释的本品时,吸入其蒸气者,咽喉即发生剧烈疼痛,咽部黏膜剧烈充血。未稀释的吗啉附在皮肤上可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,并能透过皮肤吸收。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.5mg/m3。生产车间要求通风良好,设备要密闭。操作人员要十分注意保护眼睛及皮肤,戴密闭眼镜、手套等。当接触高浓度时,要使用过滤式工业防护面具(A型)。应限制溶液中游离碱的含量不得超过2%。 3.稳定性 稳定 4.禁配物 酸类、酰基氯、酸酐、强氧化剂 5.聚合危害 不聚合 |